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誇稱自己的軟弱


/ 鄭春鴻

春節快到,您還好嗎?
「怎麼會好呢?」也許您會這麼回答,都得了癌症了。尤其是剛剛開始治療的朋友,以及治療遇到挫折的朋友。
讓我們一起共勉吧!在這個當口。做為一個癌症病人,無論你在任何景況,就讓我們先承認自己的軟弱,並且把自己的苦憂交託出去。所謂「交託」不是不去想它,而是去做點什麼。您不妨讀一讀這一期雙周刊林金生先生的故事。
先生的病不輕,他做過最嚴竣、最危險的骨髓移植。可是,他即使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在骨髓移植的隔離病房,還可以說笑話給護士聽,笑得連隔壁病房的病友都要抱怨。他請病友到家中,他在醫院裡遇到同病者主動前去安慰。「我65歲可以過關,你也一定可以過關。」他特別誇大自己的「軟弱」,也就是他的高齡,正如聖經上說的「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林後11:30 ) 原本自己的弱點,成為鼓勵別人的見證,祝福別人最有力的話語。
人,通常是不太希望別人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大家心底都想儘可能地隱藏自己,不得已非談論自己不可,也都自設底線,對自己的可能被「抓包」的題材防衛性地挑選;對不可逃開的問題避重就輕的帶過。
得了癌症之後,使我們學習到從「最低處」向上仰望,這才發現原來「鬼門關」走一回又回來,也是奇異恩典。過去「得理不饒人」甚至「無理也不饒人」;遍嘗癌症病人身、心、社、靈的苦痛與憂傷之後,現在才發現,只要我們開口說些真話,一兩句內心話,自己的苦難也可以成為他人的祝福,它並且神奇地擺脫了自憐與自艾。
錢鍾書說;「為別人做傳記也是自我表現的一種;不妨加入自己的主見,借別人為題目來發揮自己。反過來說,作自傳的人往往並無自己可傳,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兒子都認不得的形象,或者東拉西扯地記載交遊,傳述別人的軼事。所以,你要知道一個人的自己,你得看他為別人做的傳。自傳就是別傳。」
過去,你的人生寫的是「自傳」還有「別傳」呢?你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是用什麼眼光,用什麼角度,存著什麼目的呢?「東拉西扯」地,你的故事有哪些是自己的故事呢?還是盡說些世人眼目的「成功」呢?
癌症,是的!它為我們戴上一只不同顏色的眼鏡。過去,從「成功術」的鏡片折射進入眼簾的,現在都變了色。以前的山珍海味,現在自我要求淺即止;以前追求的金銀財寶,現在只做「不超過一年的計劃」。慢慢地發現,在談論他人,臧否諸事的態度與論點都有了極大的改變,這不是你去讀哈佛大學,得了博士學位就可以獲致的能力,它竟然在世人最厭惡、最排斥的癌症,發出了光芒。
新年快樂!朋友們。要快樂,真的。您比過去有更大的能力,更多的理由,應該快樂。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醫生能學會同情病人嗎?



 文 / 棕櫚子

癌症專科醫師經常有一個難以「看得開」的問題:「我應該對病人『太』好嗎?」面對一個不容易克服的疾病----癌症,癌症專科醫師應該把所有的「壞消息」都先講清楚呢?還是每一次都「語帶保留」,都給病人「希望」,尤其對癌末的病人,這些「希望」會不會變成病人及家屬事後的「抱怨」呢?
與病人感同身受的同情心(empathy)一直被認為是人文關懷的精髓。最近的研究也顯示,這種同情心帶來的益處遠遠超出了診室的範圍。醫師的同情心越強,醫療失誤也就越少,病人恢復越好、滿意度越高;同時也減少了醫療索賠事件,讓醫生的心情更好。
紐約時報最近一篇報導指出,但是,當醫院開始要求把同情心作為醫療的核心理念以及所有醫生必須達到的學習目標時,即使是最熱心於此的支持者,也不免被一個疑問所困擾:「同情心,能『學』得來嗎?」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放射診斷科詹光裕醫師說:「同理、同情心是可以學習的,過去六年,我們帶領醫學院五年級的學生學習如何接觸病人,並且透過醫學人文研討會與學生討論如何處理碰到的困難狀況。經過師生們的意見交流,我們發現學生們都很喜歡能夠幫助病人,這其實也是病人及家屬相當需要的協助;而且幾乎很少學生被病人或家屬拒絕。很多精彩的互動常常讓老師們也感受動不已。」詹醫師同時也是和信醫院醫教會的主委。
他特別指出,最近,在當代醫學月刊上登載的文章,有許多都是這些同學的親身經歷。我們相信越早體會同理心,越能成為好醫生;醫病互動良好,對成功的治療絕對有益。無論科技如何進展,最基本的面對面溝通還是最讓病人感受深刻的!
的確,親近病人、了解病人、關心病人,進而為病人解決問題,都是醫護理人員應該做的。問題在於如何親近?如何了解?如何關心?怎樣才知道病人最在乎的問題?醫護人員應該怎麼開口?怎麼表達呢?這絕不是靠教科書學得來的。
詹光裕醫師說:「透過一個接一個實際的人生故事,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醫生;病人及他們身邊的事,是最好的老師和教科書!」從醫界前輩刻骨銘心的故事,以及自己的身體力行,或許才能比較清楚面對一個情緒壞透了的求援病人,應該如何不厲,內不荏地,溫和而代有勸勉地說該說的話。這就不是容易的事了。
詹光裕醫師指出,越早體會同理心,越能成為好醫生;醫病互動良好,對成功的治療絕對有益。無論科技如何進展,最基本的面對面溝通還是最讓病人感受深刻的!

事實上,有些對工作熱情無限的醫師,病人卻經常投訴他,因為他總是在需要字斟句酌的時候,不得不冒出唐突之詞;在話題沉重時,為了緩和氣氛兒言辭輕率;而在必須對病情告知委婉道來時,不由自主地直言快語。
比如該怎麼對一位患糖尿病的高齡病人說:「我得把你的腿鋸了」,而不至於嚇壞病人及家屬呢?
「病情的告知」,尤其是「壞消息的告知」這真是比醫學更困難的功課啊!口拙的醫師可以經由訓練而有所改善嗎?醫病的溝通,醫師除了在說話的技巧要加強之外,還要具備哪些能力呢?
波士頓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精神科「同情與關係學(Empathy and Relational Science Program)項目主管海倫·里斯醫生(Helen Riess)設計出了一套「醫師同情心訓練模塊」(training modules),希望對如何處理高度情緒化事件,給醫師一些幫助。
其中有一節課是讓醫生們觀看一段診室的影片,幫助醫師來辨別一位病人生氣、輕蔑、高興、畏懼、驚訝、厭惡和難過時的表情。
里斯醫生找來100名實習醫生進行實驗。首先,她們讓病人對這些醫生的同情心進行評估,標準包括:醫生是否能讓病人感到自在、不拘束;是否顯示出了關懷、憐憫之情;是否可以完全理解病人的擔憂。然後,讓其中一半醫生參加同情心培訓。兩個月後,另一批病人對這100名實習醫生的同情心重新進行了測評。結果發現,培訓過的醫生其同情心及相關行為有明顯進步,而未經培訓的醫生則表現得還不如兩個月前。
相比之下,上過同情心課程的醫生更少會打斷病人的話,與病人有更好的眼神交流,當病人發怒、沮喪或煩躁不安時更能保持鎮定。
 「人們傾向於認為同情心是天生的。」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里斯醫生說:「其實不然,同情心是可以被教會的,(通過學習)是能夠進步的。」參加過同情心培訓後,一位曾抱怨被工作搞得精疲力竭的醫生說:「我好像又重新喜歡上我的工作了。」
這項研究的設計,最特別的地方在裁判是病人,不是醫生自己。她們還準備擴大研究規模,為更多的醫生、護士、醫師助理和其他醫務工作者提供同情心培訓。
外科醫師Pauline W. Chen說,為了要測試這種「同情心訓練課程」有沒有效,她特意面朝病人坐着,而不像以往總盯着電腦;觀察病人的表情變化,留心課上教過的一些不易察覺的手勢和音調變化。「剛開始還挺困難,我的大腦在處理這些額外信息的同時,已然塞滿了各種可能的診斷與治療方案。」她說:「不過後來就嘗到樂趣了,回歸這種專註的一對一交流能夠將我帶回到醫學最初的本質。」
一位病人在離開前把Pauline W. Chen醫師拉到一邊說:「謝謝你醫師,從來沒有人這麼認真地聽我說話。」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在7年前,才讓電腦進入診間。之前,從創院到第15年,和信醫院的診間都沒有電腦,甚至沒有X光的看片器,因為黃達夫院長希望創造一個病人醫師「面對面」,沒有其他干擾的看診環境,也不希望醫師看X光時的表情會嚇著病人。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癌後生活寫真集》徵稿


《紐約時報》發起的一個名叫「Picture Your Life After Cancer」的活動,向癌症病人徵稿。最近「美國癌症協會」為該活動募得的1,500個故事,包括相片和短文出了一本書。這些故事報喜也報憂,都能激勵病友及家屬。我們也想仿效在《和信醫院與您》雙周刊上發起這樣的活動。請病友寄一張相片(各式個樣的生活照)給編輯部 joecheng@kfsyscc.org ,並附上「相片說明」約300-500字。倘若病人不習慣寫作,也可以打電話給我,我來幫他們寫。相片和文字請儘可能地用e-mail,也可以郵寄給我們。
本院22年來,有非常多康復的病人,請您將這封信轉寄給他們,可以幫助鼓勵更多的病人。

/ 鄭春鴻

「志明,你是志明嗎?」電話那一頭傳來志明的大學同學春嬌的聲音。
「是啊!我是志明啊!妳是…… 哦!我聽出來了,妳是春嬌。有事嗎?」
「嗯!……哦,沒什麼事啦!只想聽你的聲音,聽到就好。」春嬌和志明平常都忙,但e-mail聯絡一直沒間斷。最近,春嬌發現她寄給志明的電子信有幾封被退件,心裡覺得不踏實才打了電話,聽到志明的聲音,總算安了心。
因為,志明八年前是血癌病人。
……
癌症病人確實常令老朋友擔心,朋友想打電話問候,卻又似乎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安慰的話;癌症病人其實一開始也不想把自己孤立起來,但每遇到朋友,或有人打電話來,都要把「故事」像「放唱片」一樣再說一遍,久而久之也挺煩的。乾脆就能閃就閃,弄到自己得憂鬱症而不自知。
朋友!您還好嗎?寄一張相片,寫幾句話給《和信醫院與您》雙周刊,我們把治療後的您的相片刊出來,意義可大了呢!跟大家說聲:「嗨!」也跟照顧過您的醫師和護士打個照面,謝謝他們啊!
當人們聽到:「你得了癌症。」你的生活會突然被分為截然不同的兩部分。癌症之前,以及癌症後的生活。而後者的人口,也就是癌症後時期的病人數正在持續增長。今年六月,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報告,估計有1,370萬美國住民是癌症倖存者,在未來十年的人數並將增加至近1,800萬。其中超過一半是70歲以下的。
美國癌症協會最進出版一本新書《癌後生活寫真集》,聚焦於癌症的診斷後的病人生活。這是《紐約時報》的一個多媒體編輯企劃,要求癌症病人提交照片和他們的個人故事。到目前為止,有近1,500人分享他們的經驗, 包括好的、壞的,具有挑戰性的和鼓舞人心的,戲劇性的照片和文章,來創建癌症病人在診斷後兩年的各種生活樣貌。
《紐約時報》引述這本書提到的幾為癌症病人:
來自曼哈頓, 68歲的藝術家,蘇珊在62歲被診斷為早期乳腺癌,接受乳房腫瘤切除術、乳房切除術,然後重建手術失敗。她發現,癌症不僅是一個身體的挑戰,也是一種精神的挑戰,她轉向她的朋友和支持團體,以應付情緒緊張。當她看到《癌後生活寫真集》的徵件消息,她提交的照片,身穿著油漆四濺的藝術家的圍裙。
「癌症讓我職業生涯的油門踩得更快。」蘇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我遇到了一些病友,他們決定去享受生活,退休在花園工作。我也必須擁有一些生活中我想要的東西,而且我最好動作快點,因為也許我沒有足夠的生命去享受它。
「有人問我,那麼,最近十年你是如何度過的,都在浪費的生命?還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蘇珊說:「癌症的是一件苦事,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有一個很不錯的生活。」
《癌後生活寫真集》 的倖存者的照片,也包括癌症病人與他們的寵物的合照。桑德拉·埃利奧特(Sandra Elliott)59歲,美國加州克萊蒙特人,她提交了自己和兩個黃金獵犬的相片。2003年,當她被診斷出得了第二期的乳腺癌時,巴迪和莫莉還是小狗。她經手術和化療的復原過程中,帶著狗兒在她家附近的波莫納學院校園歡蹦亂跳,有一天,一個專業的攝影師拍下這些照片。
「無論我覺得那一天多麼糟糕;無論多少化療治療或與多少醫生約診,兩隻小小狗狗的黑色大眼睛總是一直望著我,對我搖尾巴,好像在說,『時間到了。時間到了。出們的時間到了!』」桑德拉回憶說。
   「我身體感到如此害怕的,但我想看看牠們的臉, 牠的身體,單純的喜悅,並能在新鮮的空氣中聞到樹木的味道,對生命的熱愛提振了我的精神。」
《癌後生活寫真集》的一個共同主題是:癌症激勵人去實現拖延已久的旅行,尋求冒險,花時間與家人共處。爬山,騎駱駝,潛水和自行車之旅都是常見的相片 
曼哈頓Lenox Hill醫院肺內科主任大衛·波斯納(David Posner)說,47歲轉移性大腸癌的診斷,幫助他更瞭解他自己的癌症病人。在過去的十年中,他經過9次手術,6次復發,3個回合的化療,但波斯納醫師說,他從未請假超過三週。
「我的家人和我的工作救了我」他說:「我在工作的時候,沒有想到我自己是一個病人,這是很有『療效』的。我和我的癌症病人分享經驗,我激勵他們,他們鼓勵我。」
波斯納博士說,他決定要成為《癌後生活寫真集》的一部分,因為他想要告訴大家,癌症的「宣判」即使 這麼可怕的一件事,也 無法「定義」你的生活、侷限你熱愛生命的活力。
埃利奧特女士仍處於因癌症治療造成的神經損傷慢性疼痛,「我們都被迫在最小的事找到的喜悅。」她說:「我坐在這裡,看著即將綻放的天竺葵。癌症對我的生命的方向與極限是一個很大的提醒。」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不要小看拉肚子!


正視癌症病人化療放療中的腹瀉
我們應該將這樣伴隨治療產生的腹瀉,視為癌症治療及照顧中持續的挑戰,這些接受化療或放療的病人的腹瀉,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可以因為脫水而危及生命。

/ 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癌症病人做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時,很多人都會拉肚子。今(2012)年腫瘤護理學會(Oncology Nursing Society)《臨床腫瘤雜誌》發表的一篇「癌症病人相關性腹瀉的治療」(Treatment-Related Diarrhea in Patients With Cancer)指出,我們應該將這樣伴隨治療產生的腹瀉,視為癌症治療及照顧中持續的挑戰,這些接受化療或放療的病人的腹瀉,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可以因為脫水而危及生命。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師吳茂青表示:「腹瀉一般而言,是腸道粘膜的問題,造成腸道吸收水份之困難,還有可能因為腸道蠕動太過亢奮,導致腸內食物尚未消化吸收就快速通過排出,再來可能是腸分泌作用的亢進,當然,也有可能是情感的壓力,感染,胃,胰或大腸的疾病所造成的腹瀉。接受化療或放療的病人可能因為化療藥物或放射線造成腸道粘膜受傷,拉肚子拉個不停。」
癌症專科醫護人員不可小覷病人的腹瀉,應該積極地了解獲得詳細的病史,以及對病人做持續的身體評估,在醫療團隊中與其他照顧者溝通,腫瘤科護士才有機會對癌症病人治療期間相關的腹瀉進行預防和管理。
癌症病人在化療或放療期間所造成的腹瀉可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流體損耗,並且需住院治療。在嚴重的情況下,根據腹瀉的嚴重程度,對無法控制的腹瀉將使癌症治療的劑量減少或停藥。在識別究竟是感染、化療或放療引起的腹瀉上,腫瘤專科護理師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和信醫院護理長江孟冠指出,化療尤其骨髓移植期間的病人不同程度的腹瀉極其常見,護理人員必須每班觀察病人大便的性狀及次數,因為拉肚子是大多數骨髓移植病人常見的症狀,依據單位統計自體幹細胞移植病人的併發症,其中拉肚子是常見且嚴重度最高的症狀,隨之而來的是感染、營養無法吸收、疲憊等,嚴重影響病人白血球恢復時間,因此只要病人拉肚子的嚴重度增加時,我們會跟醫師及營養師討論給予病人適切的營養,並且注意會陰部清潔及皮膚完整性維持等,包含每次上完廁所需要使用清水清潔,以拍打方式拭乾會陰部,配合泡盆等,期待病人的血球能盡快恢復,症狀也能隨之逐漸改善。
吳茂青醫師說,腫瘤專科護理師會協助醫師排除感染性的腹瀉的可能性。這類的腹瀉是因為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引起,造成小腸粘膜的受損糜爛與免疫功能下降,吸收也會產生障礙,也就是一般說的吃壞肚子。
他說,其他非感染性的腹瀉包括: 吃到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冷飲等造成腸道的刺激。不安,恐懼,緊張,激動,興奮,憂慮都有可能會造成自主神經的失調。西藥或中草藥物使用,海鮮或牛奶食物過敏,菇類中毒,或者是吃得太油或太甜,使得食物中的脂肪及糖含量太多而引起發酵作用,都可能會造成腹瀉情形。
和信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施長慶指出,腹瀉除上列原因,病人在治療過程中使用了抗生素,篩選出某些抗藥性且會導致腹瀉的菌株,若病人吃東西又沒有注意熟食的原則,也很容易造成腹瀉。
化療導致腸黏膜受損,導致壞死的細胞該行腸道內。這些細胞壞死,增加在腸道內黏膜發炎,引起腸道吸收減少,腹瀉因此而產生。此外,腹部放射治療也會引起腸道蠕動增加。雖然報告中,腹瀉的嚴重程度差別很大,但化療與腹瀉率高達50-80%。2010年美國癌症研究所(2010年)的統計,超過一半接受化療治療的大腸癌病人有腹瀉經驗,他們被迫必須減少、延遲或停止治療。
研究指出,癌症病人在開始治療時,醫護人員對他們的腸道評估就應該同時進行,並一直持續到完成治療。
準確的腸道評估腹瀉的第一步,是在不同階段的治療當中,分別選擇適當的飲食管理,包括飲食的攝入量。將營養管理納入腸道的評估,以及藥物措施可以減少腹瀉發作的速度和頻率。
現有實證醫學準則及科學文獻,都可以指導負責腫瘤照顧的醫護人員,如果選擇適當的預防和治療策略。腫瘤科的專業人士必須知道,不僅治療相關性腹瀉的預防和治療癌症的的實踐準則,過去這些準則也一直被納入他們的做法。有了適當的實證準則做為實踐和多科的照顧方法,腹瀉癌症病人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
化療誘導式腹瀉可以被歸類為簡單和複雜兩類。這兩個類別之間的差異,有助於確定適當的處預措施。單純性腹瀉被定義為12級毒性,沒有複雜的症狀或體徵,其中包括中度至重度痙攣,噁心,嘔吐,胃納減退的性能狀態,發燒,敗血症,粒細胞減少,出血,脫水。至於所有重度(3級或4)腹瀉的病人則被認為是複雜的。病人輕度至中度腹瀉(12級),但與一個或多個複雜因素交叉影響的,也被認為是複雜類的化療誘導式腹瀉。
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癌症相關性腹瀉在治療上,病人都會被建議在日常膳食上做適度的修改。此時實施的每一個營養計劃,都會把包括文化,歷史,教育,宗教,文化,過敏和個人喜好的因素考慮在內。一個完整的膳食營養評價,包括草藥補充劑應該進行一定的營養補充食品,如人參,鋸棕櫚,奶薊草,車前子,,蘆薈可引起或加劇的腹瀉。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營養室主任王麗民說:「癌症治療可能會使腸子活動增加並且導致腹瀉,如果有腹瀉現象,要避免高纖食物,因為高纖食物會使腹瀉更嚴重。高纖食物包括核果、全穀、豆類、乾果、生水果和生菜。也要避免高脂食物,例如炸的和油膩的、它們也會使腹瀉惡化。另外還要避免脹氣食物和有氣的飲料,還要多喝水,以免腹瀉嚴重造成脫水。一旦腹瀉停止,才慢慢開始含有纖維的食物。
改變日常飲食是絕對必要的。腹瀉中的病人對高脂肪,辛辣的食物,或含有奶製品,咖啡因或酒精,都應盡量避免。對輕度或1級腹瀉者,香蕉,米飯,蘋果醬,烤麵包(BRAT)這四樣東西的飲食可以推薦,它們可以減少每天大便的數量。如果病人不喜歡BRAT飲食,透明的流質飲食也可以嘗試。大多數腸道疾病,糖和水仍然被吸收,可以使腸道休息並促進固體食物的攝入量。當病人可以慢慢吃下固體食物後,建議少量多餐。
一般人拉肚子會去找一些某露丸、胃散等胃腸成藥吃。癌症病人治療期間拉肚子,也可以這樣做嗎?
和信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姜紹青表示:對於一般沒有癌症化學藥物治療的人而言,如果有拉肚子腹瀉的症狀,不應該立即使用止瀉劑,所謂止瀉劑就是會將腸胃蠕動減慢甚至停止,而立即使腹瀉停止的藥品(例如市售的商品名瀉立停loperamide)。因為引起腹瀉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身體的反應就是儘量要將細菌的毒素排出身體,所以有腹瀉的反應。
姜紹青藥師說,一般民眾如果由腹瀉的狀況,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可以使用緩瀉藥品,所謂緩瀉藥品就是可以讓腹瀉狀況減緩,但是不至於完全停止蠕動。
至於正在接受抗癌化學治療的病人,因為他們可能身體在一個免疫力較差的狀況下,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腹瀉,如果不及早治療,有可能轉變成為全身性感染,甚至休克。
姜紹青說,正在接受抗癌化學治療的病人,發生腹瀉時,必須先與主治醫師聯絡,進行評估,有可能必須住院治療或可以使用緩瀉藥品來減緩腹瀉症狀。有些傳統的化學治療藥物本身即可引起腹瀉,許多口服標靶藥物也有不少會引起腹瀉,如果醫師經過評估確認,醫師可能會處方止瀉劑來治療。
研究報告特別指出,指導腹瀉的病人補充水份,保持足夠的液體攝入量是很重要的,這可以避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醫護人員應鼓勵病人每天喝下3000-4000cc的液體(例如水,運動飲料,肉湯,低咖啡因的茶,不含咖啡因的軟性飲料、果汁。補充水份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保持充足的水分,必要時應該用點滴靜脈注射,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住院治療。腫瘤科護士要鼓勵病人不僅能夠保持肌膚的水分,但要堅持飲食習慣的調整。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電影對癌症太悲觀


(2012)年歐洲腫瘤醫學大會出現一篇很有趣的論文。研究指出,電影經常抓住一些重要議題,並經常被認為是時代的晴雨表。然而,當電影內容涉及到癌症,在電影中所描述的經驗往往完全不同於事實。年來的大部分腫瘤的預後已有所改善。然而,這個好消息是不容易反映在電影中的。而在電影中想看到存活下來的癌症病人,這也是非常罕見的。…….

/ 保羅

(2012)年歐洲腫瘤醫學大會出現一篇很有趣的論文。研究指出,電影經常抓住一些重要議題,並經常被認為是時代的晴雨表。然而,當電影內容涉及到癌症,在電影中所描述的經驗往往完全不同於事實。換句話說,電影的內容為了戲劇張力,把癌症看得太悲觀。
義大利的特雷維索(Treviso)喬瓦尼·羅斯蒂博士(Dr. Ospedale Ca'Focello)說:「電影中的癌症病人通常很年輕,約在40歲左右,這不是癌症罹病人的主要年齡。」研究報告同時指出,電影中有更多的女性比男性得了癌症,這也並不能反映事實。他說:「最引人注目的發病率大殺手:乳腺癌,肺癌,結腸癌,實際上並沒有特別出現在電影之中。」
電影主角得的常是罕見癌症
研究人員看了82部與癌症病人相關的電影。這些電影來自13個不同的國家,拍攝時間在1939年至2012年間。電影中的癌症病人,40名婦女和35名男性,64%屬於上或中等偏上的社會階層。其中21部片中,主人翁得的癌症種類沒有特別提及。其他有7例肺癌,乳腺癌5例,羅斯蒂博士指出:「大多數電影中的癌症病人得的是白血病,淋巴瘤,腦腫瘤,這些都是罕見的癌症。」72%的電影提到病人的症狀。診斷測試中提到的65%,最常被引用的治療是化療後的疼痛緩解。研究人員注意到,77%的電影有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如醫生和護士出現。在電影中,63%的癌症病人在電影結束過世。
「被治癒」的癌症病人沒有戲劇張力
為什麼是電影和現實生活中有如此的不同呢?羅斯蒂博士認為,這是因為「在電影中我們要的是戲劇和情感表達,而「被治癒」的癌症病人顯然是沒有戲劇張力和情緒化。」這對一般觀眾可能無所謂,頂多流幾滴眼淚。不過,對癌症病人的觀眾就不同了,他們經常會「對號入座」,尤其是電影人物和自己得的是相同的癌症時,往往更會悲從中來。
 「電影不過是電影」,它只是情感的表達。羅斯蒂博士說,癌症病人的疼痛在40%的電影被提出,但是好像從來沒有看到病人演出疼痛。
近年來,電影涉及癌症的一些最重要的相關問題。研究人員注意到,其中包括流行病學和環境造成的癌症。Erin Brockovich (美國的環保專家) 和美國加州的欣克利地下水中的鉻污染永不妥協,因為它關係著健康,包括腫瘤;在邁克爾·克萊頓(Michael Clayton),一家公司生產一種致癌除草劑而面臨集體訴訟。
許多醫學議題沒在電影呈現
電影也觸及其他不確定的問題,如拒絕保險The Rainmaker)和面對治療相關的症狀,包括衰弱的噁心和嘔吐(Dying Young)
The Rainmaker,《造雨人》,根據約翰.格裏沙(John Grisham)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魯迪.貝勒是剛踏進律師這一行當的新手,他當然想儘早大展鴻圖,在這個早已心嚮往之的領域裏有所建樹。然而,他迎面碰上的卻是污泥濁水,與當初設想的完全不同。好在魯迪身上那股韌勁還在,憑著良知,他要為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的母親以及受虐的已婚少婦這樣的普通人說話,做一個旱地送水的造雨人。魯迪這一人物屬於現代騎士,單純,理想化,想幫助所有陷入困境的人,然而他自己的處境卻顯得尷尬和諷刺。
 
Dying Young,《伴你一生》,或譯《留住有情人》,電影故事說,一天,美麗的姑娘希拉蕊打開房門,發現了她的男朋友正在與一個女孩鬼混,一氣之下與他分手了。後來她應聘當了一名護士,專門看護一名得了白血病的百萬富翁之子維克多,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卻真正的相愛了, 美麗的姑娘發誓只要他活一 天,她就陪伴他一天。
 「如今,電影處理的癌症,通過相關的問題以及主題和背景,對腫瘤學家有很大的影響。」論文的另一位作者羅馬Sapienza大學的菲奧雷醫師(Luciano De Fiore)說:「電影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相關的腫瘤疾病,如衛生政策,經濟,科研,性別,種族。而這些並沒有在電影『第一步』呈現出來。」
主角得癌症的電影不都是「衛教影片」
菲奧醫師指出,人們看電影主要是娛樂,而不是得到一劑清醒劑。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可從電影值得學習的東西。
  他說:「即使人們只想從電影得到娛樂,不過,醫學研究所仍可以使用我們的電影資料庫,以提高醫師和病人的共識,來改善病醫的專業關係。」
看癌症相關的電影,可以使腫瘤醫師和專家變得更清醒地認識所面臨的問題,包括他們為病人所做的治療計畫、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等。菲奧雷說:「而有些電影只是讓我們反思生命和死亡的意義。」也就是,大可不必把每一部主角得癌症的電影都當成「衛教影片」。
《愛情故事》:白血病人感人的電影
關於癌症的電影講述生活的許多故事,愛情,悲傷,死亡,生存和勝利。其中最有名的癌症電影是在1970年的《愛情故事》(Love Story)25歲的女英雄因白血病死於電影結束。這部電影沒有標示特別深刻的社會問題,但已成為最有名的悲傷電影。
故事敘述洋溢著青春浪漫氣息的哈佛大學校園中,富家子弟奧利弗(Ryan O'Neal 飾)遇見了聰敏可愛的女生珍妮弗(Ali MacGraw 飾),他被女孩的機智俏麗深深吸引,兩人迅速墜入愛河。然而,當有權有勢的奧利弗家族得知——兒子的未婚妻竟然出身一個烤甜餅的家庭,他們極力反對這樁婚姻。深愛著珍妮弗的奧利弗不顧家庭反對,毅然與愛人成婚,並不惜與家族斷絕關係。婚後生活雖然拮据而艱難,但是充滿了愛情的甜蜜。奧利弗在愛妻的支持下完成了碩士學業,順利拿到律師執照。正當生活向著美好的未來走去時,病魔選中了詹妮弗。為了治療愛妻的白血病,奧利弗低頭向父親求救。然而,一切哀求都無法阻止無情的病魔,珍妮弗最終離開了人世。然而,這段真摯的愛情故事卻獲得了永恆。
《朱門巧婦》:隱瞞病人的診斷之後果
癌症也發揮了重要作用,1955年電影中的經典《朱門巧婦》(Cat on a Hot Tin Roof,又譯為《熱鐵皮屋頂上的貓》)家族的族長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死於大腸癌。《朱門巧婦》劇情改編自田納西·威廉斯1951年寫的一本短篇小說《一場夏日遊戲中的三個要角》,在該小說中,主角布力克·波立特是一名運動員,因酗酒而被其治療醫師的寡婦所拋棄。1955年小說改寫為《熱鍚屋頂上的貓》,在百老匯舞台劇上演。這部早期癌症的電影透露了隱瞞病人的診斷之後果。
《經典老爺車》:癌症病人犧牲自己拯救家庭
2008年的電影《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老死於肺癌的人認識到,他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最終犧牲自己拯救家庭。
故事敘述曾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福特車廠退休老工人沃爾特科瓦爾斯基(Clint Eastwood 飾)在妻子去世後,獨自居住在密歇根州小城的低收入亞洲移民區。鄰居是個苗族大家庭,其中一對兄妹引起了沃爾特的注意。姐姐蘇(Ahney Her 飾)幽默善談,逐步與固執又有點種族主義的老沃爾特成為了朋友;沉默寡言的弟弟濤(Bee Vang 飾)則被自己的遠房表兄強迫加入當地的苗族黑幫,第一次行動就被指派去偷沃爾特視為珍寶的1972年福特老爺車。偷車不成,濤被家人強迫,給沃爾特打工贖罪,卻沒曾想與沃爾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漸漸的老沃爾特有了改變,從硬梆梆的壞脾氣老頭變成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生導師,雖然戰爭的陰影多年來在他的腦中揮之不去,但是此時他已經從那種惡夢中走出來,不再相信以暴制暴的手段。結果身患癌症的他犧牲自己以鏟除苗族裔不良份子。片名Gran Torino是主角的愛車的型號,結果他將愛車遺留給苗族裔年輕人。
《再生之旅》:醫生得癌症改變了人生
也許最有趣的電影,涉及癌症之一是1991年的電影《再生之旅》(The Doctor)。在這電影裡,一個成功但缺乏同情心的外科醫生,被診斷出患有咽喉癌,被迫去體驗他的「自己的藥」。當他經過治療,他不得不檢視他的人生。在這部電影中,病人活了,而在他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他有了一個完全新的前景。
「在電影中想看到存活下來的癌症病人,這是非常罕見的。」羅斯蒂醫師認為,電影中的癌症,有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使電影多一點真實。電影製片人對癌症不應該這麼悲觀。
電影觸及癌症相關內容應該更真實
電影需要是「不現實的」,但要「好看的」,...「美麗的」?是這樣嗎?
然而,德菲奧博士不同意。他說,當電影觸及癌症相關內容時,觀眾應該有機會可以從電影銀幕上得到一些體驗。」如果觀眾正好是癌症病人,也應該有機會從電影中得到一些與自己疾病相關的體驗。
中歐腫瘤合作組織總裁克里斯托弗·傑林斯基醫師(Christoph Zielinski, MD)指出,戲劇和電影在尋找的是一個故事的戲劇化元素。《波希米亞人》和《茶花女》劇中人都死於肺結核,因為肺結核,作者身處的那一個年代是「被判處死刑」的;而在真實中,討論癌症則包括「被診斷、接受治療,最後,讓癌症病人活下來」傑林斯基醫師解釋說:「但是在戲劇化中,重點是在描寫病人和他們的周圍環境的演變。」他說,多年來的大部分腫瘤的預後已有所改善。然而,這個好消息是不容易反映在電影中的。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兩個「笨蛋」諾貝爾獎得主


人生該走哪一條路才對呢?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原因是它牽連很多條件,比如,我們想走哪一條路,就可以稱心如意地走那一條路嗎?甚至,人生還真有特定的路可以走嗎?也就是真有「那一條路」嗎?如果真有,那麼還有相對於「那一條路」之外的什麼「路」可供選擇嗎?

/ 鄭春鴻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獎名單揭曉,由日本的學者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與英國學者約翰‧戈登(John Gurdon)共同獲獎。他們發現成體細胞可以重新編程為幹細胞,不但可以發展成任何組織,未來也將有可能修復受損的器官。
戈登在1962年從青蛙腸道細胞特定細胞的DNA擷取遺傳密碼,並將它移植到青蛙蛋中,成功發展出一隻正常蝌蚪,這項研究令他在生物學界聲名大噪。40多年後,山中伸彌在2006年提出一種出乎意料簡單的方法,能將成體細胞轉化成原始細胞,而這些原始細胞反過來也能轉變成多種成體細胞。山中伸彌將特定的基因放進皮膚細胞內,製出可變化成心臟筋肉、神經等各種細胞的全新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創全球首例。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都被罵過「笨蛋」
  這兩位科學家在求學的路上,都曾被罵過「笨蛋」。約翰戈登當年唸中學時,科學科目成績很爛,還被同學譏笑是笨蛋,他還保存著當年他的中學科學老師給他的評語如下:
Gurdon school report, aged 15  "I believe Gurdon has ideas about becoming a scientist; on his present showing this is quite ridiculous; if he can't learn simple biological facts he would have no chance of doing the work of a specialist, and it would be a sheer waste of time, both on his part and of those who would have to teach him."
  (戈登學校評語,年齡15歲「我相信戈登很想在將來成為一位科學家;但根據他現在的表現,這非常可笑的;如果他不能學會一些簡單的生物學常識,他將來不會有任何機會去做一明專家,並且不管對他自己還是教他的老師們來說,這純然在浪費時間。」)
  這張成績單,至今仍放在戈登的書桌前,成為他的「娛樂」。
  山中伸彌原本立志當臨床整型醫師卻也屢受挫折,他改行研究學者也絕非一帆風順。1987年畢業後,山中在日本國立大阪醫院整形外科擔任實習醫生,但因為手腳笨拙,連打點滴都會失敗,別的醫生只要二十分鐘就能搞定的手術,他卻必要花兩個小時。指導醫師氣到嘲弄他,「邪魔中(Jamanaka,與山中發音Yamanaka近似),你真是找麻煩」。山中伸彌也以幽默的口吻回憶當時心中的苦悶,「手術也不在行。實習感覺上就像在無間地獄修行一般。」
  人生真有某「一條路」可以走嗎?
  我的好朋友名小說家何立偉先生曾經畫了一張漫畫,寫著:「聰明的孩子走進去變成愚蠢的小大人走出來,這就是學校」。這張漫畫除了可以做為戈登和山中伸彌的學校教育的註腳之外,很自然地,也催逼著我們去反省現代教育和考試制度,在製造出一群訓練有素的作業員,甚至連作業員熟練的技術都沒有的碩博士之餘,是否同時也扼殺了許多人的天才?
  人生該走哪一條路才對呢?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原因是它牽連很多條件,比如,我們想走哪一條路,就可以稱心如意地走那一條路嗎?甚至,人生還真有特定的路可以走嗎?也就是真有「那一條路」嗎?如果真有,那麼還有相對於「那一條路」之外的什麼「路」嗎?
  我們可以這麼單純地「以成敗論英雄」就說戈登和山中伸彌今天走的路,真的是他們最想走的路嗎?還有很多小時也曾被罵過笨蛋的科學家、文學家,他們沒得到諾貝爾獎,就不成鼓勵人「走自己的路」的勵志「教材」嗎?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大家都誤解了佛洛斯特的名詩?
  這是美國詩人羅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rt,1874-1963)非常有名的一首詩<未曾選擇的那條路> (The Road Not Taken,1916),深刻反思這個主題的典範作品。這首詩幾乎被廣泛理解為鼓勵大家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哪怕那是一條「人跡比較少的」道路,我們要堅定信念及自由意志去跳脫常規,去選擇做自己。不過,文學評論家卻認為,美國文壇從來沒有過像這首詩這般頻繁被人引用,卻又這樣廣泛被人錯解的。
  佛洛斯特本來就以寫諷文著稱,他的文字絕少「說教」到可從字面理解,他最擅長的就是「反諷」;也就是說反話。我門再仔細品味就能看出,這是一首充滿無奈諷世意味的詩,可以發現佛氏專屬的風格。
  佛洛斯特描述他在兩條路徑之間做抉擇時,一再指出那根本是一模一樣的兩條路。一條路看來和另一條同樣筆直」,而且儘管詩人想要區分它們,但他卻知道「在那裡走過的踩出來的行跡,兩邊約略相等。」。於是,他一時興起選了一條,略過另一條。大多數的讀者都沒看出來,詩人是武斷而任意地選擇道路的。
  洋洋得意在自以為是中作選擇
  詩作到了最後一節,佛洛斯特才透露出他的反諷幽默。詩人坦承「在許久之後」,當他年老了,追憶過往的時候,大概會「嘆息」講出這段故事,聲稱自己勇敢選擇定了非正統道路,也就是「人跡比較少的」那條。不過, 這種主張其實錯了。詩人說過,他的抉擇完全是任意選定的,因為首先,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人跡較少的」道路;兩條路面「同樣覆了落葉/葉片,還沒有被踩踏髒污。」
  佛洛斯特這首詩的弦外之音,應該是在告訴大家人類的自大,往往要給無常生命裹上糖衣,把生活看成連串有意識的、有道理的選擇,並且在種種自以為優劣條件中作選擇,並且中洋洋得意。其實我們不可能知道,哪條生命道路才最好,而我們下決定,也往往只是隨機、無知的猜測而已。
您突然發現,畫線的粉筆快要用完了
  人生無常,充滿變數。請您在地上畫一條直線,低頭看著自己的雙腿雙腳,順著直線走過去,看看自己能不偏不倚地、筆直地走多久?當您洋洋得意自己平衡感超強,可以一直走在線上時,您會發現在您旁邊的人早就笑彎了腰,因為您走路的動作實在太逗了,不像人走路,令人噴飯。更叫人警醒的是,您不可以每天都給自己畫一條直線走,當有一天,您突然發現,畫線的粉筆快要用完了,而你還想繼續走下去,您不得不把畫粉筆的力道放輕,但是畫得太輕又看不清楚。
  這是一個什麼窘境啊?信不信,放下您的雙周刊,在和信醫院隨便找一位癌症病友一問,就完全清楚了。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



臺灣醒報社長林意玲訪鄭春鴻談癌症病人

我願意用《聖經》羅馬書五3-5來和大家共勉:「……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我要特別祝福所有的癌症病人家屬,在患難過程中因上帝的保守也能夠歡歡喜喜,接受治療,早日康復。

整理 / 保羅


林意玲(臺灣醒報社長)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再次來到醒報人物現場,我是主持人臺灣醒報社長林意玲,每個禮拜四的早上八點到到九點我們在這為您採訪精彩的人,談精彩的事,今天來到我們節目中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多年從事多媒體衛教工作的鄭春鴻。
為什麼訪問他呢?因為他有一個很特別的一個網站,叫做《台灣病人網》(www.patient.org.tw),他非常關心病人的權益,讓病人透過他的網站來說話,也提供平台進行醫病溝通。鄭主任服務的醫院是專門治療癌症的醫院,所以他有機會瞭解許許多多癌症病人的感受。

從病友的經驗,對生命有新啟發

林意玲:首先我想請教一下鄭主任,您以前是媒體工作者,後來投入了醫院的行政工作,要不來談一下什麼樣的機緣讓你從多年從事新聞工作崗位,進入一個很優秀的治療癌症的和信醫院,來擔任文教及公共事務的工作呢?
鄭春鴻:我到和信醫院服務,今年是第十年,在和信醫院之前,我有二十年的時間在新聞界工作。在上一個職場的結束的時候,我有機會與和信醫院的黃達夫院長認識,他希望我能到這個醫院來寫一寫病人的故事。
醫院不只是一個治療、住院的地方,包括病人醫師、病人和護士及其他醫療人員,病人和家屬、病人和病友,乃至病人病中對生命的體悟等各式各樣的故事都會在這裡發生;而醫藥的新聞,也不只是一些醫學的新知,甚至一些貌似新聞的置入性行銷報導,還包括台灣醫療生態、健保制度、醫學教育、醫學倫理等議題與故事也非常的值得大家關注。其中,對大眾而言,從病友如何面對重大疾病的經驗,確實可以使自己對生命有新的啟發。
我特別要提醒大家,「病人」、「病人家屬」指的不是別人,我們的一生,人人都有機會扮演這個角色,只是時間的先後、長短,以及病情嚴重與否不同。

癌症不是少數人的問題,是公眾議題

林意玲:您十年來都是在寫病人的故事嗎?也有醫生的故事吧?
鄭春鴻:我在醫院採訪的內容,除了病人的故事之外,也報導不少癌症病人如何正確地了解自己的疾病,以及自我照顧。因為癌症病人從發病一直到康復,大約有五年的時間要做密集的衛教。到目前,我已訪問超過一百位醫護人員及醫院行政人員,他們都很樂於站在病人的立場,以專業和愛心協助病人渡過人生最大的難關。我等於代替病人及家屬向醫師和護理人員,以及醫學技術的人員來請教他們,特別在病人的治療當中,五年內要怎樣的保養身體?怎樣來面對他們因癌症治療所發生的一些其他疾病及副作用。
林意玲:這十年來,您應該看到很多的癌症病人走進你們的醫院。癌症多年來一直是臺灣十大死因的第一位,癌症病人可以說是增加而不是減少,是吧?越來越多?
鄭春鴻:是的,癌症確實越來越普遍。根據統計,人從一歲到八十歲,四個人裏面會有一個人會得癌症。在一個家庭裏面如果說有一個人得癌症,全家的人都會陷入愁雲慘霧。因此,如何面對癌症,確實是現代人都必須具備的知識。癌症,顯然已經不是一個少數人的問題,應該是一個公眾議題,大家都關注的社會議題。

癌症已經漸漸地被看成了慢性病

林意玲:我很多朋友只要一聽到得癌症,大概眼前一片漆黑啊!覺得世界末日了。主任要不要跟大家說一說,至少在和信治療醫院裏面,是不是有很多人也是能夠活著出來,並非所有的癌症都是不可以治療的。此外,大家為什麼都那麼怕癌症,覺得這是絕症?請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在癌症醫院的見聞。
鄭春鴻:是啊!癌症確實漸漸地是可以被治癒的,尤其是早期發現的癌症,治癒的可能性就更大。事實上,癌症也已經漸漸地被大家看成了一種「慢性病」了,各位知道其實有很多慢性病也不能完全被治好的,比如像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你有聽過完全治好的嗎?基本上,醫學上,病人在治療告一段落後,幾年之內不再復發就算「治癒」了。
林意玲:不再惡化的意思。
鄭春鴻:就是能夠控制的住,能夠控制它,讓它不會再作亂,就算是一種治癒了。

多數癌症療效還沒那麼立竿見影

林意玲:這些年來,您知道全世界的醫療技術人員都在努力研究癌症的「新打法」,包括新的武器,新的治療方法。您是不是也借這機會對已患癌症的家人或自己不要灰心,因為只要我們「氣夠長」,可以等到更好的醫療方法出現的一天。
鄭春鴻:的確,癌症治療的技術與藥物越來越進步,我也很希望能夠提出一些鼓勵的答案來,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樂觀,否則世人就不會談癌色變了。
我們可以從過去五十年來看,人類很多的疾病,在醫藥的治療上都得到很大的成就,但是癌症相對就沒有像其他的疾病,對不同的癌別,以及各期別的病人,都可以有這麼立竿見影的療效,不像其它疾病的治療進步這麼大、這麼快。
林意玲:癌症治療到現在還是用化療、手術、放療。
鄭春鴻:癌症治療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可以分成幾個大類第一種是比較傳統化學治療藥物,可以稱為「殲滅型」的治療,也就是直接殺害癌細胞,它是迫害癌細胞本身的DNARNA,或其他物質,以致於癌細胞沒有辦法繼續生存;第二種是最近常提到標靶型的藥物,它是間接的殺害癌細胞,所以它的副作用會跟殲滅型的不太一樣第三種是誘導型的治療,有人說是它讓癌細胞「改邪歸正」,變成正常的細胞。目前為止,癌症的治療,在我個人看來還是很「野蠻」,您提到的「三大武器」放療、化療、手術,以及其他療法,基本都還蠻野蠻,也就是很侵入性,副作用挺大的。病人治療期間,必須有強大的求生意志,否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再好的藥物也無「福」消受。
當然癌症治療漸漸地出現一些新的觀念,比方慢性白血病的標靶治療藥物「神奇橘色小藥丸」基立克,效果顯著;比如只要配對成功,很多疾病經由骨髓移植,也能達到康復。但也不是說所有的標靶治療,都適用每一個癌症病人,比方說,有些必須病人在基因上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吃某種標靶藥可能好點,但也不保證吃了就會痊癒。現代藥物推出,一百個人吃同一藥物,只要五十個人有效就已經很不錯了;也許有更好的藥物,一百個人吃,可以70-80個人有效,但那20%30%的那些人算倒楣嗎?當然絕對不是,一定是他們身體的那個疾病有它的特性,上帝創造人,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不可能大家都「照書生病」,臨床醫學是根據「統計學」找標準療法,「標準」指的就是「中間值」、「平均值」,當然就只代表「部分的你」,而不是為你量身訂做的藥
事實上,多數的標靶藥物都沒有那麼成熟,還在發展過程中就上市了。同時,在經濟上,標靶藥物也不是每一個人可以支付的,它的藥價從每個月十幾、二十、三十萬都有,這不是說一般人支付得起的。當然有一些標靶藥物比如說治療肺癌的瑞莎Iressa,以前要自費,現在病人若有特定的基因表現,第一線就可以使用,效果頗佳,確實是福音。

讓自己的身體不再成為癌細胞的沃土

林意玲:這樣講,得癌症就沒有希望嗎?
鄭春鴻:也不是這樣講。還是回到我剛剛說的,其實我們不妨把癌症看作一種慢性病。到目前為止,除了子宮頸癌和人類乳突病毒,鼻咽癌和EB病毒被證實有直接關係,至於其他的癌症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細胞「叛變」,不是外來的。而為什麼有的人細胞會叛變;有的人細胞就不會叛變呢?當然有很多原因和說法。我們用了現代最好的醫療技術,確實能相當程度地把某一些叛變的癌細胞壓下來,也就是說把那些「流氓」統統都管訓了,但似乎沒有把這些流氓各個都判死刑槍斃,所以也不保證癌症在治療後,絕對不會復發,這就跟我們無法保證一個健康的人一定不會得癌症一樣。
因此,每一個癌症病人如果能夠在基本的康復,醫學上認定的痊癒之後,在生活上多加注意,讓自己的身體不再成為癌細胞的沃土,原則上流氓癌細胞即使還在,但是它就不會再出來作亂,不會復發,也就等於是控制住了。
所以癌症病人也不見要那麼悲觀,但是病人必須在基本的康復和痊癒之後,有決心去過一個更健康的生活,特別注意飲食,充足的睡眠,多運動,保持喜樂之心,讓自己的身體不再是癌細胞喜歡待的地方,這麼說,癌症還是可以對抗的呢!

發病之前,出現前所未有的壓力?

林意玲:瞭解,雖然我一直在逼問鄭主任這世界上有沒有更好的藥治療癌症?科學的發達是不是可以讓癌症的病人對未來有多一點期待,可是鄭主任給我們的答案基本上還是認為說,第一、癌症病人要學習與癌症共存,與癌症作長期的抗戰;第二、不能只靠醫院,靠醫生,靠藥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怎樣來面對身體裏面細胞的叛變,要求自己在生病後,創造一個不讓癌細胞攻擊的環境。
全世界,至少以臺灣來講,百分之二十的人,四分之一的人會得癌症。雖然我們人活在這世界上,到最後都會有一個方法會去「死」,比如說,向我個人就是得了糖尿病,我先生是有高血壓,我認識的很多的朋友得癌症。節目中邀請到和信治療中心醫院公共事務部主任鄭春鴻來到我們節目中,他在過去的一段時光,在和信醫院訪問過很多的醫護人員、癌症病人及家屬,瞭解到他們很多感受,也促進醫病的溝通。
剛才在前一段的節目當中,他提到其實要把說癌症當做一種慢性病,長期抗戰的一種疾病,它可能不容易短時間治癒,但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用一種比較健康的態度來面對它。癌症醫療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還有些什麼樣的可能性可以期待呢?我們繼續請教一下鄭春鴻主任,剛剛談到:癌症的基因治療給會不會帶來一片曙光?
鄭春鴻:我先聲明:我是新聞工作者,不是醫療專業人員,我所有的醫學常識都是經過我長時間對癌症專科醫師以及病人的訪談,個人觀察及閱讀而來的。關於基因的治療,的確是我們可以期待的癌症治療方式之一。透過基因的辨識,使我們在臨床上更能較清楚看到同樣是肺癌、血癌、乳癌的不同癌別的病人,他們的病其實不完全一樣,需要的治療也必須不同。將來的癌症治療,一定會慢慢的走向「個人化治療」,因為我們希望「把對的藥、正確的療法給對的人」,這樣才不會浪費,不會在嘗試與錯誤當中延遲很多治療的機會。
要走到「個人化治療」,我們需要相當多的資訊:第一、藥物本身有沒有高度的選擇性,這選擇性一定要找到一個標地物;第二、我們一定要有這病人本身很詳細基因的資料,我們才能知道病人的基因型態是不是具有藥物的標地物我們希望走向的個人化治療,都需要蒐集齊全的資料。
 「基因圖譜」只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張當初他創造人體,「比較詳細」的地圖。大家都有經驗,開車跟著衛星定位的地圖走,有時都還會迷路,更何況人體功能運作的路徑是互相效力的,不知比公路要複雜幾萬倍,要努力科研的同時,我們仍必須時時禱告,求上帝給我們更多的智慧,使病人少受苦啊!
我們知道雖然最近幾年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研究不少跟癌症有關,但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前沿的研究,得到一些觀念上關鍵性的突破,至於這些研究何時真正能夠運用在醫療上嘉惠病人,可能都還要過一段比較長的時間。這些治療的新方法,我們把它交給科研人員和醫護人員就好了。
對病人及家屬而言,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每一人應該思考及實踐怎樣去避免自己成為一個癌症病人,這一部分比較實惠一點。以我在和信醫院這些年來,跟我深談過的病人和病人家屬不少,我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我經常會問癌症病人一句話,就是說:「你在癌症發病之前,有沒有一個前所未有的壓力出現?」到目前為止,我聽到的答案,幾乎每一個癌症病人都說有。
雖然說現代人普遍生活壓力都不小,壓力的評估與認定也滿主觀的;每一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也不盡相同。不過「前所未有的」是一個「比較詞」,也就是過去少見或未曾發生而重大的壓力,這是可以確實指認的。如果多數的癌症病人都說有,它就是一個值得正視的訊號,至少大家要彼此互勉,遇上特別大的壓力時,不要長期「吞忍」,必須要想辦法找到出口,將壓力釋放開來。

心情與壓力主宰優質生活

林意玲:總而言之,就是有很大的壓力會帶來細胞的突變?
鄭春鴻:如果你直接去問身心科的醫師:「壓力會不會造成癌症呢?」他會跟你說:「沒有相關研究證實。」的確,壓力不是細菌,不能量化,也沒有固定發生的路徑,確實不好證明它是否和癌症的發生有關。
不過,實證醫學沒有研究並不能代表沒這回事兒,我們病人之間彼此的分享,都特別感受到心情與壓力對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我們不從學理上,而從基本常識看,一個人的心情不好,就會睡不著,就會吃不好,他的生活就會失調,免疫力也會下降,比較容易生病。當然,癌症的發生與否,也不見得和免疫力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大家恐怕無法否認,心情與壓力主宰著我們是不是過著優質的生活,它是我們日常吃喝拉撒順不順暢、舒不舒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常期的鬱卒,影響生活作息,拖著一身臭皮囊,不得癌症,也好不到哪去啊!

喜樂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林意玲:瞭解。台中的榮總的婦產部主任曾說:在婦科裏面也有很多的癌症,她發現她的病人中只要是比較能夠勇敢、健康思考的,比較容易治好;相反那些很挫折感、很負面情緒、壓力也大,愁苦的人,就不容易治好。癌症治癒與否好像跟醫生開的各種治療方法沒有太大的相關,反而病人自己的態度可能是決定他自己能不能治好。這我就想起《聖經》上有一句話說:「喜樂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看起來快樂的心情是面對不管是任何的壓力,還是環境,還是疾病,非常非常重要的法寶。壓力會不會導致癌症,不一定。但是得癌症的人在他發現有病之前,通常都會有一個巨大的壓力,這點我們確實是應該積極地去面對。
鄭春鴻:的確,在我看來不但壓力和生不生病有關,反之亦然;快樂會使人健康。
林意玲:真的嗎?
鄭春鴻:《聖經》真是至理名言,「喜樂的心」真的是良藥;「憂傷的靈」確實會使骨枯乾。在我觀察之下,治療中的癌症病人,能夠活下來的,往往都是很正向思想的人,也就是在患難中也能歡歡喜喜的人。比如我的一些病友,他們在做化療,很累了,還能做飯給全家人吃,那種人都會活下來;做化療很累了,他還是在不斷地運動;不斷地做一個快樂的發電機,當別人很擔心他的心情會不好,他還會講很多笑話給旁人聽的,那種人他就會活下來。相反地,經常負面思考,憂傷的人,治療的效果常就會打很多的折扣。

屬天的安慰幫助癌症病人得勝

林意玲:鄭主任您不覺得做為病人的家屬,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嗎?他們應該怎樣做啦啦隊?怎樣給病人打氣?正常的狀況下,忽然知道自己有癌症,一定是晴天霹靂,覺得要準備交代後事了,因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根本就是一個絕症,所以家人的態度也重要的。
鄭春鴻:家人的支持對癌症病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癌症病人會有很多自己都不可預期的心理的變化,包括脾氣變不好,性子變急,社交上的畏縮但又害怕孤寂等等,還有對生活上的適應失調,飲食好惡的改變,生理時鐘的改變,這些現象都有賴於家人不斷的包容、接納、鼓勵他。
另外,有很多人也可以從宗教上得到非常好的支持、安慰、造就和勸勉。我在教會就看到很多癌症病人,他們在治療當中,因為禱告而得到很大的支持。我願意舉出一個醫學的資料,哈佛大學曾經很嚴肅地做過「另類醫療」的研究,他們對禱告的人做研究,的確發現經常地禱告,即使是很簡單的禱告,對治療中的病情的會有很明顯的幫助和改善。所以除了家人之外,宗教信仰更是癌症病人的重要支持,都可以讓自己能夠更勇敢地面對治療,因為這些治療實在是很野蠻的,必須要有非常的毅力,來至於屬天的安慰,才能繼續做下去。

透過禱告,我們不是孤軍奮戰

林意玲:我們常常因為壓力太大會造成免疫力的失調,或是工作做到精疲力盡的情況,這都該避免。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你的心情,面對壓力的態度,會影響到你的健康。如果我們的親人得了癌症,非常需要我們為他打氣、鼓勵,讓他能以快樂的心情來面對這場長期抗戰,因為癌症治療往往是非常野蠻的。
最重要的是不管我們人生中遇到什麼樣的壓力、痛苦和疾病,我們要來到上帝的面前,透過禱告,透過信仰的扶持,可以讓我們不是孤軍奮戰,可以和弟兄姐妹一起來打這場仗。我們邀請鄭春鴻主任跟我們談在和信治療醫院一些癌症病人的小故事。
林意玲:歡迎再回到醒報人物現場,我是主持人臺灣醒報社長林意玲,今天我們在節目中來面對一個非常人類的重大疾病---癌症。我們常覺得得癌症就簡直是世界末日,在臺灣有一個專門治療癌症的專科醫院叫和信治癌醫院,今天我們在節目中邀請到他們的文教記公共事務部的主任鄭春鴻,過去他曾經是新聞工作者,然後他來到和信醫院,十年來他花很多力氣去傾聽病人的心聲,我們可以從他的口中得悉病人在面對癌症的時候是怎樣的感受,等會兒我們會請他給我們分享幾個小故事。
在這之前先請教一下鄭主任:癌症、癌細胞會特別攻擊某一種人嗎?您能不能歸納得出來,什麼樣的人容易受到攻擊?怎樣才能對抗癌細胞這麼頑強的攻擊?他攻擊的人還不只是某一個部位,它還會隨時轉移,跑到全身去,很恐怖,那請主任談一下,什麼樣的人可以避免,相對而言減少癌細胞的惡化。

極少看到「馬大哈型」的癌症病人

鄭春鴻:大家所以覺得癌症很可怕,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還不能很確切地知道它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我們知道它發生的原因,就慢慢知道怎樣去克服,那就不可怕了。
原則上,我們只能說,不抽煙、吃天然的食品,養成運動的習慣,單一的性伴侶、保持喜樂的心和利他的精神,這些都是防止癌症發生的重要的原則。但是也並不保證說,都在以上這些狀況之下而一定不會得癌症。
我個人的觀察,有些很有趣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十年來我看到的癌症病人當中,臺灣話叫:「弄氣弄氣的」,也就是遇上什麼事看起來都是無所謂的那種人,看什麼事情都不是那麼在乎的人,得癌症的好像比較少。相反地,我看到的癌症病人,經常都是在職場上有很優秀表現的,做事情很理想主義的,很求好心切的,很完美主義的,很龜毛的那種人。這不是「實證醫學」,雖然沒有正式統計,但是很「神準」的哦!
林意玲:這個跟個性有關係?
鄭春鴻:在我觀察下,這樣事事求好的人好像比較「危險」。當然,我並非鼓勵大家成天混水摸魚,做一個「差不多先生」,凡是低空略過及格就好。這樣的人即使不得癌症,也滿無聊的,不是嗎?我說的是不妨把老子「以退為進」,當成基本人生的修養,或許也算「防癌之道」呢!
林意玲:也就是說如果在人生中抱著一種淡定的態度,放鬆的心情,無可無不可,不要那麼鑽牛角尖,對人生多抱著一個寬大,心胸包容的態度,這種人比較少得癌症是嗎?
鄭春鴻:有一種叫「馬大哈型」的人,就是說什麼事情都是「馬大哈」,無所謂,這樣的個性的病人,在我接觸中極少看到;通常都是旁邊的親人朋友常說的「什麼事情交代給某某,一定沒問題。」你看,那個壓力就是相當大,什麼事情都「不負所託」要求自己做到這麼好,但是到最後這個壓力就會造成一些你幾乎沒有辦法預料的後果。
當然,或許在醫院跟我見面的人已經都癌症病人了,心情比較放不開,較難發現他病前的個性,不過相處一段時間,性情和過去的生活史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之後,確實我極少看到「馬大哈型」的癌症病人。
林意玲:所以說: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個性,讓自己放鬆一點,不要那麼鑽牛角尖,不要那麼完美主義,不要那麼要求自己、或要求別人,讓自己在人生中,相信事情一定會好轉。
鄭春鴻:當然,這也並不代表說,一個真正什麼事都無所謂,什麼事都「馬大哈」的人,他就一定不得癌症,不能這樣反推的。不過,至少到我目前的觀察,建議大家,儘量讓自己不要為某件事情一直窩在心裏面。
林意玲:太計較?
鄭春鴻:還也不只是計較,更嚴重的是現代人經常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這類事儘量要避免,雖不保證不得癌症,至少自己心情會比較好,睡得著,吃得下,免疫力就不會那麼低,較不生病,只能這樣講。

安慰、造就、勸勉病友,會給自己帶來生氣

林意玲:好的,謝謝收聽FM96.7為您進行的報導人物現場,每個禮拜四早上八點到九點,臺灣醒報社長林意玲為您主持,那麼今天在我們節目中,我們邀訪的物件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文教及公共事務部主任鄭春鴻給我們談到他所觀察到的一些癌症病人以及怎麼樣來防止癌症,最後節目的最後請這個鄭主任給我們分享幾個例子,他們是怎樣來面對癌症的發生的?
鄭春鴻:有一位病人她是肺癌的末期,可是她非常的願意和病人來分享心情,他自己做了一個部落格,每天他要花三個小時時間,去回答那些上網和她分享經驗的病友,或者是來請教她問題的病友。
林意玲:她都已經是末期了對不對?
鄭春鴻:對。她讓自己在自我實現上,在幫助別人上得到了力量。我相信一個癌症病人,在得病治療康復的過程中,如果經常地安慰、造就、勸勉你的病友,我相信那種力量,是非常大的,不但造就別人,也給自己帶來生氣,力量幾乎想像不到的大。當然,醫院也有不少悲傷的故事,比方說有些乳癌的病人婚姻產生了變化,社交的畏縮,也讓自己不敢走出去,我們有很好的身心科的醫師,有很好的心理治療師,都在關心癌症病人身心上的問題。

癌症醫院要善待癌症病人的身心社靈

林意玲:有人因為得癌症他的親人離棄他;也有看到全家團結在一起,是嗎?
鄭春鴻:都有,醫院是人生的縮影,尤其是癌症是一個面對生死的一個大病啊!癌症的治療在病人的外觀方面,有的會產生變化。比如說鼻咽癌的病人的治療,可能對五官就會有影響,這不只是影響到別人對癌症病人的觀感,他自己本身對自我的形象也有很大的挫敗感。乳房是一個女人很重要的性象徵之一,如果全乳切割,對一個女人來講,你可想而知打擊會有多大,尤其是當她還是一個還沒有婚嫁的女孩子,打擊就更大。不只是手術,在化療、放療、所造成的那種心理上跟身體上面的打擊之下,還能夠走出來,病人自己都要很努力的,每一個癌症醫院,對待癌症病人的身心社靈,都要非常注重。
林意玲:你有沒有看到立法委員邱議瑩小姐,剃光頭出現?
鄭春鴻:化療會造成頭髮的掉,對男人來講,反正當兵都剃光頭,無所謂;但這對女人來講,滿頭秀髮其實也女性的象徵,化療頭髮掉光,打擊你可想而知相當大的,但是也有一些像邱議瑩小姐,她就是很勇敢的,光著頭跟大家見面,其實不容易,光頭有光頭的美。和信醫院也有很多勇敢的病人,社工志工也會告訴病人怎樣去戴假髮或者是戴漂亮的頭巾,讓你打扮的比以前更漂亮。
林意玲:對啊!
鄭春鴻:要用各種的方法去克服這些心理上的障礙,讓自己能夠有接受正常治療的決心。

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

林意玲:我們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最後再請和信治療醫院的文教及公共事務部的主任鄭春鴻來為我們的癌症病友跟家人說幾句祝福的話。
鄭春鴻:我願意用《聖經》羅馬書五3-5來和大家共勉:「……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我要特別祝福所有的癌症病人家屬,在患難過程中因上帝的保守也能夠歡歡喜喜,接受治療,早日康復。
林意玲:好,我們非常感謝聽眾朋友的收聽,也謝謝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文教及公共事務部鄭春鴻主任在我們節目中接受採訪,我們下個禮拜四早上八點到九點我們再會。

鄭春鴻相關部落格 blog (博客)
台灣病人網 www.patient.org.tw
希望大學 patient.org.tw
台灣癌症病人網 http://kfsysccblog.blogspot.com/
台北聖教會 pray.org.tw
鄭春鴻 相關訪談 連結